大学生志愿者“贡献智慧力量”更有作为
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
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
3月20日-22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来领取参赛包的汉马选手,纷纷围聚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展区,争相参与“大肺王”擂台赛,PK肺活量,以期能过关斩将成为一名呼吸健康公益宣传志愿者。
《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这个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由组织推动、专业提升的发展阶段,迈入了文化引领的新征程。要大力培育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行
活动中,志愿者先化身知识传播者,用图文资料为老人讲解健康知识,从饮食搭配到锻炼注意事项,还亲身示范动作。老人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讲解结束,大家围坐交流,老人分享奋斗过往,大学生畅谈校园生活与未来憧憬,不同年代思想相互碰撞。之后的手工制作艾枕包节,志愿者手把手
日前,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新疆区赛暨第十届自治区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决赛中,由巴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的、河北省首批定向服务巴州的志愿者张宇薇荣获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赛道铜奖。
从“风吹石头跑、遍地无寸草”的戈壁荒滩,到“有路必有树、有房必有林”的“工字号”塞罕坝,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余脉东延,一场持续近七十载的绿色接力书写着新时代的工业文明篇章。
为了进一步壮大禁毒宣传力量,2025年3月19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小禁毒志愿者培训讲座在宝龙街道枫叶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吸引来自枫叶学校30多名的青少年热情参与,为守护无毒青春注入了新生力量。
其中盘锦市杜丽梅爱心团队团长杜丽梅获推最美志愿者盘锦市兴隆台区惠宾街道康桥社区获推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根据《中共辽宁省委社会工作部关于推荐参评2024年度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的通知》(辽委社〔2025〕8号)安排,截至今年2月底,各市委社会工作部、省
近年来,大同市借助中国志愿服务网,全力推行“一张网”志愿者注册管理模式,推动志愿项目朝着规范化发展,实现活跃度可视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这个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由组织推动、专业提升的发展阶段,迈入了文化引领的新征程。要大力培育志愿文化、弘扬志愿精神,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行
志愿者们准备的宣传资料内容丰富多元,不仅深入剖析了传统婚丧嫁娶陋习的危害,也展示了诸多新时代文明新风尚的生动场景。让群众直观清晰认识到铺张浪费、高价彩礼等不良习俗带来的负面影响。志愿者们还与群众积极交流,耐心解答疑问,倾听大家对于移风易俗的看法和建议。不少群众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是散落在人间的星星,他们身披孤独的星光,以独特的方式理解、感知这个世界,他们的内心是最纯净的地方。
春风拂面,善心汇聚。为有效提升青年志愿者在2025年新兴县首届慈善万人行活动中的服务水平,团新兴县委于3月18日晚在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召开活动志愿者培训会,邀请了活动主委会相关负责人为参与服务的青年志愿者讲解志愿服务基础知识、应急自护、
"奔赴西部,深入基层,前往国家召唤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西部计划的志愿者,他们始终铭记青年志愿者的初心与使命,不遗余力地传播志愿精神,身体力行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确保本届宁波马拉松的服务质量,赛事组委会对志愿者的选拔与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今年有来自宁波大学、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工程学院、宁波财经学院等8所高校共3225名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到宁波马拉松志愿服务队伍中来。
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
年满18周岁以上,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
为进一步加强殡葬领域法律法规宣传,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营造殡葬改革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近日,芗城区司法局携手芝山司法所在红星美凯龙广场开展殡葬领域普法宣传活动。
6月1日在重庆市公安局北碚区分局特警支队举行。几十名中小学平安志愿者走进北碚区公安分局特警支队,体验特警的日常工作,零距离感受警营氛围,进一步了解参与基层平安建设工作。
近日,一群来自重庆市沙坪坝小学的“小小政法志愿者”们走进重庆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总队勤务三支队“小冉群众工作室”,近距离“探密”轨道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